国内首条“海绵道路”在保定投用,暴雨天路面零积水,开启绿色出行新篇章
近日,我国保定市正式投用了国内首条“海绵道路”,这一创新举措在暴雨天气中展现出显著成效,路面实现零积水,为绿色出行开启了新篇章。
这条海绵道路位于保定市高新区,全长约2公里,采用先进的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铺装,是国内首条大规模应用的海绵道路。海绵道路的建设理念源于“海绵城市”概念,旨在通过透水、蓄水、渗水、净水等手段,实现雨水的有效管理和利用,减少城市内涝,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。
在暴雨天气中,传统道路往往会出现积水现象,给市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。而这条海绵道路却展现出与众不同的魅力。雨水降落在道路上,通过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的孔隙迅速渗透到地下,实现了雨水的快速收集和蓄存。同时,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雨水花园也起到了很好的蓄水作用,进一步减少了路面积水。
据保定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,海绵道路的建设不仅提高了道路的排水能力,还降低了城市内涝风险。与传统道路相比,海绵道路的透水性能提高了约50%,路面积水时间缩短了约80%。此外,海绵道路还具有以下优点:
1. 环保节能:海绵道路采用透水混凝土和透水砖等环保材料,降低了道路建设过程中的能耗和污染。
2. 舒适宜人:海绵道路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,使路面始终保持干燥,提高了行车的舒适度。
3. 增强城市景观:海绵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雨水花园,为城市增添了一抹绿色,提升了城市景观效果。
4. 适应性强:海绵道路适用于各种气候条件,具有较强的适应性。
这条海绵道路的投用,标志着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。未来,保定市将继续加大海绵城市建设力度,逐步推广海绵道路、海绵公园、海绵社区等海绵设施,努力打造绿色、生态、宜居的城市环境。
海绵道路的投用,为我国绿色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。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,我们将继续探索创新,推广海绵城市建设理念,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。同时,这也提醒我们,保护环境、节约资源,从身边小事做起,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- • 保定县域ESG发展指数全国首发,绿色GDP占比平均达42%,引领可持续发展新潮流
- • 唐县古中山国遗址打造“青铜器翻模工坊”,亲子体验饕餮纹印章铸造
- • 高阳纺织非遗文化节盛大开幕,千人同织600米“数字纹样长卷”创吉尼斯世界纪录
- • 曲阳废弃矿山变身光伏森林,万亩生态修复区年发电收益超3000万
- • 竞秀区试点“元宇宙校园”,家长VR参与开放日活动,共筑教育新未来
- • 曲阳县修德寺塔考古体验基地盛大开放,唐代琉璃瓦残片模拟发掘引关注
- • 白洋淀安新观测:全球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种群数量翻倍,生态保护成效显著
- • 长城汽车产业学院成立,助力智能装备技术人才培养新篇章
- • 数字中医馆接入医保系统,在线复诊可刷电子社保卡,便捷就医新时代来临
- • 高阳县百年纺织厂旧址焕新颜,loft公寓租金优惠引新市民蜂拥而至
- • 安国中医药产业年产值突破300亿,国家级中药配方颗粒基地投产助力产业升级
- • 易县"乡村教育振兴计划":改造23所农村寄宿制学校
- • 保定老调《杨家将》元宇宙剧场首演,24小时售罄10万张虚拟票,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
- • 驴肉火烧新升级,零碳水版本受健身爱好者热捧,复购率激增150%
- • 华北电力大学研发新型储能技术,引领新能源产业迈向高效降本新篇章
- • 安国“共享中药房”全面覆盖全县,智能配送车30分钟送药到村,便民服务再升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