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野县"劳动教育实践园"迎来首批城市研学团
博野县"劳动教育实践园"近日迎来首批城市研学团,标志着该县"劳动教育+乡村振兴"融合模式取得新突破。作为保定市首批市级示范性劳动与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之一,该实践园通过"田间课堂+非遗体验+科技农业"三维课程体系,为城市学生提供了沉浸式劳动教育新场景。
实践园特色课程设置
农耕文化体验区
设置花生、玉米等传统农作物种植区,配备专业农技人员指导,学生可参与从播种到收获的全流程劳动。2025年春季学期已接待12批次研学团队,累计参与学生超2000人次。
非遗技艺传承坊
引入"百刀槟榔"等传统药材加工技艺,开发"中药香囊制作""粮食粘贴画"等特色课程,其中艾草香囊制作课程获评2024年保定市优秀研学案例。
智慧农业展示区
配备智能灌溉系统和无人机植保设备,通过VR技术展示现代农业技术应用,该区域日均接待量达300人次。
研学活动创新亮点
"劳动+安全"融合教育
结合国家安全研学实践基地资源,开发"农业科技安全"特色课程,通过种子基因保护等案例讲解生物安全知识。
"校地协同"培养模式
与河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"劳动教育导师库",高校专家定期开展田间指导,2025年已举办6期"现代农业技术"工作坊。
"成果转化"激励机制
设立"劳动成果市集",学生可将种植的农产品进行义卖,所得款项用于帮扶当地留守儿童,该机制实施以来累计筹集善款3.2万元。
社会效益与未来规划
实践园运营数据显示,参与研学活动的城市学生劳动技能掌握率提升至78%,较传统课堂提高42个百分点。2025年计划扩建"数字农业体验中心",新增"AI种植决策系统"等智能设备,预计年接待能力将提升至5万人次。
- • 涞水野三坡首推“星空露营节”,天文望远镜点亮太行夜空,探索宇宙奥秘之旅即将启程
- • 涿州无人机驾驶员培训基地:年输送专业人才超千名,助力无人机产业发展
- • 唐县古长城全息投影秀惊艳亮相,数字戍边将士与游客互动合影
- • 博野县梨农首创“梨树共生葬”:骨灰盒嫁接古树,萌发新枝传承生命之美
- • 中国移动元宇宙产业园签约,携手打造虚拟现实千亿产业集群
- • 安国药渣综合利用生产线投产,年转化中药废弃物10万吨,助力绿色发展
- • 《祖冲之密码》全球宣发,科幻重构圆周率发现史,开启数学奇观之旅
- • 保定白沟箱包产业带加速数字化转型,年出口额突破200亿元
- • 安国数字中药都正式接入粤港澳大湾区药材溯源平台,共筑医药安全防线
- • 网络微短剧扶持计划首批立项名单公布,30家企业获超亿元资金支持
- • 保定县域ESG发展指数全国首发,绿色GDP占比平均达42%彰显绿色发展新格局
- • 清苑区“法律明白人”助力基层法治建设,纠纷调解率高达95%
- • 顺平肠衣产业学院成立,欧盟标准生产线进校园,实现“入学即入职”
- • 涞源“天空之境”湿地公园开放,生态红利惠及20个村,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
- • 保定籍运动员亚运会夺金,市政府慷慨重奖百万,彰显体育精神
- • 保定县域GDP十强榜揭晓,涿州、高阳、安国领跑发展新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