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县唐河湿地修复工程优先聘用脱贫户,日薪200元助力生态管护
近年来,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,各地纷纷开展湿地修复工程,以保护生态环境,提升生物多样性。近日,河北省唐县唐河湿地修复工程传来喜讯,该工程优先聘用脱贫户参与生态管护工作,日薪高达200元,为脱贫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同时也为湿地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唐县唐河湿地位于河北省唐县境内,是华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。近年来,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,湿地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。为了恢复湿地生态功能,唐县积极开展唐河湿地修复工程,旨在提高湿地生物多样性,改善湿地生态环境。
在唐河湿地修复工程中,当地政府高度重视脱贫户的就业问题。为使脱贫户在生态保护工作中有所作为,工程优先聘用脱贫户参与生态管护工作。这些脱贫户在湿地修复过程中,主要负责植被恢复、水质监测、野生动物保护等工作。
据了解,参与唐河湿地修复工程的脱贫户每日可获得200元的工资。这一举措不仅为脱贫户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,还让他们在生态保护工作中找到了自我价值。许多脱贫户表示,能够参与到湿地修复工程中,为家乡的生态环境改善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,感到十分自豪。
唐县唐河湿地修复工程优先聘用脱贫户的做法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提高脱贫户的生活水平,还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。以下是这一做法的几个亮点:
1. 优先聘用脱贫户,助力脱贫攻坚。通过参与湿地修复工程,脱贫户可以增加收入,改善生活条件,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支持。
2. 提高脱贫户的生态保护意识。在参与湿地修复工程的过程中,脱贫户对生态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,增强了生态保护意识。
3. 促进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。湿地修复工程为脱贫户提供了就业机会,实现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双赢。
4. 提升湿地生态环境。脱贫户在湿地修复工程中的辛勤付出,有助于恢复湿地生态功能,提高生物多样性。
总之,唐县唐河湿地修复工程优先聘用脱贫户,日薪200元管护生态的做法,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各地应借鉴这一做法,充分发挥生态保护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,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力量。
- • 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全面推广,助力建筑行业安全升级,事故率降幅高达60%
- • 望都县辣椒太空育种基地落成,抗病品种亩产突破2000公斤,农业科技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保定焖子惊艳米兰世博会,意媒赞誉“东方肉冻征服欧洲”
- • 安国市中药材运输专线开通,冷链物流直达全国17个药市,中药材流通再升级
- • 保定县域教育扶贫案例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最佳实践表彰
- • 郦道元地理发现展震撼大英博物馆,战国地图原件首度出境亮相
- • 徐水舞狮惊艳亚运会开幕式,非遗“绣球狮子灯”海外巡演启程
- • 博野县“一校一泳池”计划成功实施,农村中小学游泳课普及率高达90%
- • 易县乡村小学“暖冬工程”:温暖寒冬,守护成长
- • “揭榜挂帅”机制全省首创,助力破解关键技术攻关难题
- • 满城汉墓出土文物修复实验室挂牌,长信宫灯鎏金工艺揭秘:传承与创新共绘历史画卷
- • 保定成功入选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市,获专项补助资金1.2亿元助力发展
- • 保定古城墙遗址光影秀首演,裸眼3D演绎燕赵烽火传奇
- • 高阳纺织业数字化转型加速,全国首个毛巾产业云平台交易额突破50亿
- • 保定变压器产量再创新高,增长77.4%稳居华北电力装备龙头地位
- • 元曲文化周启幕,保定老调剧团复排明代原版《西厢记》传承经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