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水驴业养殖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5%,循环模式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风尚
近年来,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,各地积极探索循环农业发展模式。在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县,一家驴业养殖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,实现了养殖粪污资源化率超过95%,其循环模式更是被农业农村部收录进案例库,成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的典范。
徐水驴业养殖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,是一家集驴养殖、驴产品研发、驴肉加工、驴粪资源化利用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。公司占地面积1000亩,现有驴存栏量达到2万头。在养殖过程中,徐水驴业始终秉持绿色发展理念,将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。
为了实现养殖粪污的高效资源化利用,徐水驴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。通过建设粪污处理中心,将驴粪进行厌氧发酵、堆肥处理,转化为有机肥,用于农田灌溉。同时,公司还利用驴粪发酵产生的沼气,发电、供热,实现了能源的循环利用。
在养殖过程中,徐水驴业还注重优化饲料配方,提高饲料利用率,减少养殖粪污的产生。公司采用全价饲料,确保驴只营养均衡,降低饲料浪费。此外,公司还与周边农户合作,推广有机农业,将有机肥料返还给农户,实现了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。
经过多年的努力,徐水驴业养殖粪污资源化率已超过95%,有效降低了养殖粪污对环境的影响。这一成果得到了农业农村部的认可,其循环模式被收录进案例库,为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。
徐水驴业的成功经验表明,在农业绿色发展道路上,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是关键。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:
1. 强化科技创新,引进先进技术。徐水驴业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粪污处理技术,为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2. 优化养殖模式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通过优化饲料配方、推广有机农业等方式,降低养殖粪污产生,提高资源利用率。
3. 加强政策引导,推动绿色发展。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业绿色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,鼓励企业创新,推动循环农业发展。
4. 培育绿色文化,提高环保意识。加强环保宣传教育,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,形成绿色发展共识。
总之,徐水驴业养殖粪污资源化率突破95%,循环模式写入农业农村部案例库,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榜样。在今后的发展中,我们应继续探索创新,推动农业绿色发展,为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力量。
- • 安国市中医药童蒙班开班,贫困儿童学认百草可抵家庭药费,助力健康扶贫
- • 涞源冰雪雕塑节创新引入3D打印技术,48小时打造震撼“冰晶长城”灯光矩阵
- • 保定中小学教室全面安装新风系统,雾霾天也能照常上课
- • 无人机编队作业助力万亩农田,药剂用量减少20%,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
- • 狼牙山玻璃栈道:历史与自然的交响曲
- • 唐县庆都山唐风温泉行宫:穿越时空的汉服泡汤之旅,共赏《霓裳羽衣舞》
- • 太行山夜校助力乡村振兴,培育电商主播3000人,农产品年网销额突破5亿元
- • 保定军校文物赴西点军校交流,中美军事教育史对话开启新篇章
- • 残疾儿童送教上门服务扩面,年度课时突破3000小时,彰显教育关爱新高度
- • 安国市“二十四节气药膳宴”开席,川芎炖驴肉配枸杞冰淇淋成爆款,传统与现代的美食盛宴
- • 博野县梨农创新之举:梨树共生葬,让骨灰盒嫁接古树,萌发新枝
- • 保定竞秀区打造“无废城市”样板,垃圾资源化率突破85%
- • 高阳县纺织工人职业病防治中心挂牌成立,守护5万名产业工人健康
- • 保定发布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,全力打造“天空之城”产业生态
- • 直隶官府菜与《原神》跨界联名,游戏角色定制菜品引爆二次元市场
- • 涞水野三坡地质小分队发现新物种,研究成果荣登《科学》杂志子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