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县"晋察冀边区教育史展"开展
唐县近期推出的"晋察冀边区教育史展"通过多维度的历史叙事与创新展陈方式,系统呈现了抗战时期晋察冀边区教育事业的独特贡献:
一、展览核心内容
历史脉络梳理
展览以"烽火育人"为主题,通过200余件珍贵档案实物(包括1943年冀中白洋淀妇女识字课本、晋察冀边区第五中学露天课堂照片等),完整展现边区从干部教育到民众扫盲的立体教育体系。特别设置"抗大二分校"专题展区,还原该校在灵寿县陈庄办学期间"边战斗边学习"的办学场景。
教育成果展示
重点呈现华北联合大学、白求恩卫生学校等教育机构培养的2万余名抗战人才,其中抗大二分校学员在1941年反"扫荡"中创造的"地道教学法"等战地教育案例成为展览亮点。展品包含边区学联第一次代表会合影等首次公开的影像资料。
二、特色教育活动
沉浸式体验项目
设置"战地课堂"情景再现区,观众可参与模拟抗大二分校的"破冰团建"等团队训练项目,体验"蛟龙出海"等当年学员的素质拓展活动。唐县军城镇和家庄小学学生在此开展"重走抗战求学路"主题研学。
学术交流平台
展览期间同步举办"红色教育当代价值"研讨会,河北大学历史学院与纪念馆达成共建协议,计划开发"党史音乐课进校园"等特色课程。2025年9月已启动"晋察冀教育口述史"采集项目。
三、社会影响
该展览作为唐县"赓续抗战精神"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,2025年7月开展以来累计接待参观者1.5万人次,其"教育链-人才链-革命链"的叙事逻辑获《河北日报》专题报道。展览配套开发的"边区课本"文创产品成为当地中小学红色教育教具。
- • 保定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园签约全球TOP10企业,引资超300亿元,助力绿色低碳发展
- • 曲阳石雕元宇宙展厅交易额破亿,数字藏品激活传统文化IP
- •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连续5年超城镇居民:乡村振兴战略成效显著
- • 职教中心单招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,技能高考录取率高达98.7%
- • 阜平县砂窝村“光伏+羊肚菌”立体种植模式创新,亩产值突破8万元
- •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提速,为3.2万户居民带来便捷生活新体验
- • 唐县山区“5G+AI诊疗车”巡回问诊,助力贫困患者足不出村看名医
- • 国际医疗基地肿瘤质子中心封顶,华北地区肿瘤治疗技术迈入新纪元
- • 高阳土布非遗村打造“纹样基因库”,AR扫码解锁千年纺织密码
- • 京津冀康养高地崛起:北京儿童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助力国际医疗基地建设
- • “四个一批”帮扶产业助力脱贫人口稳岗就业,14.3万人共享发展成果
- • 曲阳雕刻技工学校荣膺“全国技工教育先进单位”,毕业生海外订单络绎不绝
- • 保定加速吸纳京津技术成果,协同发展投资额突破3800亿元
- • 高阳纺织职校直播实训基地启用,学生毕业即签约百万粉丝账号,开启职业新篇章
- • 保定焖子荣登地理标志名录,冷链技术助力48小时美味送达全国
- • 博野县古梨园应用卫星遥感技术,病虫害防治效率显著提升70%