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碑店市"航天育种实验田"进校园

保定新闻网 阅读:4 2018-09-11 17:46:07 评论:0

高碑店市"航天育种实验田"进校园活动通过"太空种子+校园实践"的创新模式,将航天科技与基础教育深度融合,形成特色科普教育品牌。以下是该项目的核心内容与实施成效:


一、课程体系与教学特色


航天育种科普课程‌

活动邀请航天育种专家开展专题讲座,系统讲解太空诱变育种原理,展示晋谷21、高粱晋糯3号等太空种子样本‌。2025年新增"种子太空旅行日记"互动环节,学生可通过VR设备模拟神舟飞船搭载实验过程。


校园实验田实践‌

在昌盛路小学等试点学校建立微型航天育种实验田,学生参与播种、观测、记录等全流程实践。2025年数据显示,参与学生平均完成12次田间观察记录,撰写实验报告3000余份‌。


二、科技赋能与成果转化


数字技术应用‌

采用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实验田温湿度数据,学生通过平板电脑即可查看作物生长曲线。2025年开发的"太空种子成长记"小程序已覆盖全市23所学校‌。


跨学科融合‌

将航天育种与数学统计、美术创作结合,开展"太空种子生长数据可视化""未来太空农场设计"等特色课程,其中"太空番茄智能种植系统"获河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‌。


三、社会影响与延伸价值


科普辐射效应‌

2025年活动累计开展42场,覆盖学生1.2万人次,相关短视频在社交媒体播放量突破500万次。航天育种专家张传军团队定期开展田间指导,建立"专家-教师-学生"三级指导体系‌。


产业联动探索‌

与晋中国家农高区建立合作机制,优秀实验成果可进入专业育种基地继续培育。2025年已有3个学生团队参与太空玉米品种改良项目‌。


该活动通过"天地结合"的教育模式,使航天科技从实验室走向校园,2025年被列入河北省"科普助力双减"示范项目,预计未来三年将实现全市中小学全覆盖‌。


搜索
排行榜
标签列表
关注我们

保定新闻网提供聚焦、健康、城建等8大民生板块及本地文化资讯,打造有温度的城市信息枢纽”,用关键词串联内容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