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县万亩荒山华丽转身,光伏农场年发电1.2亿度助力60个行政村脱贫致富
近年来,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,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、环保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,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。在河北省唐县,就有这样一个项目,将万亩荒山变成了光伏农场,年发电量高达1.2亿度,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,更让60个行政村受益匪浅。
唐县,地处河北省西部,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。过去,这里的荒山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,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,还影响了生态环境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唐县积极寻求新的发展模式,将目光投向了光伏产业。
2019年,唐县启动了万亩荒山光伏农场项目。该项目占地约1万亩,总投资约10亿元。在荒山之上,建设了约50万千瓦的光伏发电站,安装了约25万块太阳能电池板。经过一年的努力,该项目于2020年正式投入运营。
光伏农场建成后,年发电量可达1.2亿度,相当于每年减少约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。这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清洁能源,还为60个行政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。
据了解,光伏农场项目采用“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将荒山租赁给光伏发电企业,企业投资建设光伏发电站,农户则将土地租金作为收入。此外,项目还吸纳了当地村民参与施工,为他们提供了就业机会。据统计,该项目直接带动了约500人就业,人均年收入增加约1.5万元。
光伏农场项目的实施,不仅让唐县荒山资源得到了有效利用,还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。在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过程中,企业严格执行环保标准,对施工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了妥善处理,确保了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降至更低。
此外,光伏农场项目还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。为了满足光伏发电站的建设需求,唐县引进了多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,形成了光伏产业集群。这些企业不仅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就业岗位,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。
值得一提的是,光伏农场项目在助力脱贫攻坚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。项目覆盖的60个行政村中,大部分为贫困村。通过土地租金、务工收入和光伏发电收益,这些村庄的村民收入逐年提高,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强大动力。
总之,唐县万亩荒山光伏农场项目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次成功实践。它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,还为生态环境保护、脱贫攻坚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更多像唐县这样的项目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,为我国新能源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新的活力。
- • 唐县山区学校安装地震预警系统,30秒逃生通道全覆盖,筑牢生命安全防线
- • 望都县校园农场辣椒种植融入劳动教育,百亩农场年产辣椒5万斤助力乡村振兴
- • 唐县流动医院改装救护车,太行深山区实现CT检查村村通
- • 京保社保卡互通:助力异地就医,公交出行一卡通用
- • 博野县梨农创新举措:梨树共生葬,让骨灰盒与古树共融共生
- • 保定与北京协和医院共建区域医疗中心,跨省医保结算助力医疗资源共享
- • 高碑店豆腐丝荣登太空食品名单,成为中国航天员特供蛋白源
- • 阜平晋察冀红色文化节推出沉浸式行军剧本杀,体验穿草鞋走百里挑粮小道
- • 阜平脱贫攻坚案例荣登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样板,谱写新时代农村发展新篇章
- • 涞水县野三坡“岩石生命纪念馆”落成:逝者骨灰融入地质标本,诠释生命永恒
- • “轮选145”小麦良种闪耀登场,助力农民亩均增收超200元
- • 徐水驴业养殖粪污资源化率超95%,循环模式引领农业绿色发展新潮流
- • 保定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超200家:课堂搬进太行山
- • 无人机编队作业助力万亩农田,药剂用量减少20%,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
- • 唐县唐河生态修复成果显著,获中国人居环境奖,消失30年的鱼群重现!
- • 保定主城区绿化升级,10座街心公园亮相,绿化覆盖率跃居全省前列